实现 Web3 社交互动
Web3社交是什么,带来哪些新变化,未来可以如何落地?
介绍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Web3 时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Web3 的核心理念是将互联网从中心化控制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一个更加高效、安全、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
Web3 不仅仅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它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Web2 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而 Web3 社交解决方案的出现则解决了传统社交媒体普遍存在的中心化和审查问题。它赋予用户更大的自由,但也带来了挑战。
什么是 Web3 Social?
Web3 象征着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网络模式,由用户创建、拥有,并向用户提供代币激励。在 Web3 生态系统中,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交易都受到加密技术的保障。用户不再仅仅依赖品牌代言,而是可以依靠权威的合约代码来严格执行协议。
Web3 的基石在于去中心化存储,这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去中心化的在线社交。换句话说,Web3 代表了一种网络偏好,而 Web3 社交则代表了一种模式选择。在 Web2 网络中,用户的数据被中心化平台垄断,不涉及任何数据共享。而在 Web3 社交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加入社交平台,并决定自己的参与程度,或者说,数据共享的程度。
Web3 社交平台将用户的数据和社交关系聚集在链上,再加上对用户有吸引力的代币机制,最终为平台带来大量的受众。
Web2 社交与 Web3 社交
Web2社交平台的特点
Web2.0社交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QQ、微信、TG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化,强调点对点的沟通互动,通过强连接的方式留住用户。二是以微博、抖音、推特为代表的内容创作社交化,强调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展示和传播,通过内容留住用户。但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创作主要来源于明星、网红、公众人物、KOL等,他们通过内容创作与粉丝维系关系。
除了这些社交应用之外,Web2社交应用还有其他模式,例如以微信商业模式为代表的社交电商、以公众号为代表的社交新闻、以小程序游戏为代表的社交娱乐等。目前,Web2社交应用已基本成熟,用户粘性较高。然而,Web2社交平台的数据和内容在各个平台之间相对孤立,少数巨头平台影响力较大,平台利益并未公平地分配给用户和创作者,这为Web3社交平台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Web3 社交平台面临的挑战
Web3 倡导去中心化、反审查、数据上链、用户主权,基于这些特性,Web3 社交平台对 Web2 社交平台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
在 Web3 平台上,数据不会被巨头垄断,而是归每个用户所有。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个人信息、用户关系和创作内容,并决定如何分享这些数据。这使得创作者能够保留他们为平台创作的内容的所有权,从而促进用户的创造力并丰富在线内容。如果某个平台侵犯用户隐私、屏蔽内容访问,甚至关闭用户账户,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社交图谱和内容转移到其他平台。
Web3 平台打破了传统社交平台的垄断,旨在实现更大的去中心化和创作自由。在这些平台上,用户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同时确保数据的匿名性和安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Web3 社交代表着一种趋势,挑战着当前的 Web2 时代。
实现 Web3 社交
尽管 Web2 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中心化、用户赋能、数据隐私和权益分配,但不可否认的是,Web2 的中心化服务更容易获得,并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那么,人们可能会想,一款优秀的 Web3 社交产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呢?
提升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Web3 社交应用在可访问性和参与度方面必须至少与 Web2 社交应用一样高。目前,Web3 在用户体验方面尚未展现出与 Web2 相比的任何突破性进步。此外,进入门槛较高,且产品初期仅限于服务 Web3 社区,这意味着 Web3 愿景的新颖性最多只能作为初期吸引力的渠道,而非成功的关键。Web3 产品的内容分发和目标受众应该比 Web2 更有价值。
围绕 Web3 社交网络建立社交联系: Web3 的去中心化特性使用户能够通过 NFT 身份将钱包与虚拟形象绑定,并自主掌控自身数据。这不仅支持跨社区、跨平台的内容互动,还能在所有平台上保持一致的社交关系,从而围绕应用程序构建社交网络,培养用户忠诚度。
为用户和创作者提供增值服务: Web2.0 已播下粉丝经济的种子,而 Web3.0 的金融属性(植根于 DeFi)使其成为社交平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Web3.0 平台定制的代币机制,使用户成为直接受益者,并能够将其影响力货币化;他们付出的努力将获得应有的回报,赋能个人,使其真正闪耀光芒。然而,至关重要的是,社交互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非金融。金融虽然可以补充社交互动,但绝不能取代其主导地位。
总而言之,一个成功的 Web3 社交产品不仅要提升用户体验,还要鼓励建立真正的社交联系,同时明智地运用财务激励来丰富生态系统。
探索 Web3 社交产品
本文仔细研究了当前的 Web3 社交项目,主要是社交平台、内容创建平台和社交图谱。
社交平台-FaceDAO
FaceDAO 推广 SoicalFi 的概念。这是一个融合 DeFi 与社交玩法的去中心化社交平台。该平台允许用户自由加入聊天、查看和浏览帖子,并通过发帖、点赞、分享和评论赚取 $FACE 代币奖励。FaceDAO 旨在创建一个由社区驱动的平台,代币持有者可以参与 DAO 治理并决定参与的活动。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facedao.pro/
内容创作平台 - Mirror
Mirror 是加密圈最知名的社交产品之一。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发布平台。Mirror 上的用户内容存储在 Arweave 链上,用户对其发布的内容拥有完全的所有权。
此外,用户可以将文章的全部内容铸造成 NFT,让作品的爱好者可以直接铸造和收集文章的 NFT 来支持作者。作者从一开始就拥有版权,并据此获得经济支持。此外,Mirror 还引入了许多新功能,例如 Web3 订阅功能。通过将订阅功能集中在 Web3 钱包中,Mirror 增强了粉丝和创作者之间的社交联系。它构建了一个基于钱包的社区,可在 Web3 上使用;通过 ENS 支持,用户可以将 ENS 域名链接到他们的 Mirror 个人资料。Mirror 通过各种共创功能鼓励前所未有的合作,支持 DAO 和多重签名。
随着功能的不断推出,Mirror 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内容创作平台,更要成为 Web3 世界的基础工具,这与其口号“在 Web3 上创造和连接你的世界”相一致。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mirror.xyz/
社交图谱 - Lens 协议
Lens Protocol 由 Aave 在 Polygon 链上开发,是一个可组合、无需许可、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它旨在让创作者拥有与社区之间联系的所有权。该协议的核心设计围绕模块化概念,为项目团队构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也是 Lens Protocol 被称为社交图谱的原因。Lens 本质上类似于 Twitter,主要区别在于所有用户内容和数据都记录在唯一的 Profile NFT 上。创作者和用户通过 NFT 拥有其生成内容的所有权。目前可用的功能包括:用户发布 Profile NFT、关注他人的 NFT、发布或点赞评论、分享内容以及收藏。借助 NFT,用户可以更直接地分享和交易社交内容。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lens.xyz/
Web3 社交网络的未来
Web3 社交网络的困境
当前 Web3 社交网络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奖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Web3 平台用户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内容创作奖励和学习 X,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币体系的合理设计。
其次,能否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是关键。目前,链上社交行为主要受经济激励驱动,但社交的本质在于用户与他人建立自然有效的联系。
第三,跨平台交互的难度。虽然Web3.0倡导数据共享和可组合性,但目前对于DApp来说,访问和利用其他协议创建的数据模型和算法仍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这凸显了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应用的必要性。
最后,监管和权力真正去中心化的问题。去中心化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果信息无法审查,错误信息的传播就会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如果权力没有真正赋予用户,创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社区就变得不可能。
Web3 社交网络的未来趋势
首先,Web3 社交网络的基础设施需要持续完善。在 Web3 社交协议层面,存储、内容分发、身份和声誉相关的技术正在不断创新,以确保社交应用更加安全、稳定、可扩展。随着 Web3 社交网络的逐步发展,生态系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其次,Web3社交平台的功能性越来越强,玩法也更加丰富多样。用户的需求并非单一产品就能完全满足,而是需要突破信息管控,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将NFT和Token的属性与社交特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本平台的功能与其他平台的功能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更加公平、高效的Web3社交网络。
最后,内容价值应该回归用户。Web3 社交网络的理念在于解决用户与平台之间价值分配不公的问题。因此,Web3 社交产品必须帮助用户和创作者建立透明、公平的激励体系,让用户真正享受到社交的价值。
结论
Web3 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数据所有权范式,赋予用户直接访问权限,这一转变对未来的隐私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Web3 社交网络通过其独特的代币化方案吸引创作者,丰富了社交互动的范围。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但它所催生的全新互动场景和新型社交关系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版权说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 ,不作为本网站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本分分类: 区块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发布,不代表Gate交易所官网-Gate大门注册入口-芝麻开门gate.io客户端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pianopl.com/2056.html